- 詳細內容
- 分類:歷屆理事長名錄
第三屆理事長(2018~2019) |
![]() 蕭代基(Shaw, Daigee)現職: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重要經歷: |
理事長的話: |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自1950年代誕生以來,持續進步與發展,研究成果豐碩,各方需求殷切。但由環境與資源問題日益惡化,全球人類經濟與社會之發展出現無法維持之重大危機,顯示我們學界應更深入研究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出治本之道。本會自2013年創立迄今五年有餘,已經舉辦年會與學術研討會、論文獎、政策研討會等活動,即將出版網路開放期刊「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舉辦East Asi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第五屆年會與研討會等活動,其目的都在於建立一個平台,提升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的水準及對於台灣與全球人類永續發展的貢獻。歡迎更多同仁加入本會,共同為解決人類發展不永續的危機而努力。 |
- 詳細內容
- 分類:歷屆理事長名錄
第二屆理事長(2016~2017) |
![]() 黃宗煌(Huang, Chung-Huang)現職: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 重要經歷: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兼所長、榮譽退休教授
|
理事長的話: |
「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在首任理事長蕭代基教授的號召下成立,雖然學會尚屬新生,但在相關同仁的同心協力下,不僅組織健全,而且舉辦過多場重要的學術會議和研究激勵工程。承蒙第二屆新任理事的厚愛,推舉我接棒擔任理事長,除藉此由衷感謝之外,也非常謝謝第一屆理監事為學會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獻,特別是秘書長周嫦娥教授,不辭辛勞,更慷慨付出個人資源襄理會務。未來我們一定會效法前人的專業和大愛精神。關於會務推展工作,我將在蕭前理事長所建置的基礎上,繼續耕耘,積極推展並創新其他會務,包括增進本會專業領域的特色和知名度,加強本學會會員之間的研究協力和合作,創造更具影響力的專業平台,發展與國內外相關學會的夥伴關係。祈請各位會員繼續惠予支持和指教,讓我們的學會朝向專業、客觀、活力、和創新的願景,永續成長。 |
- 詳細內容
- 分類:歷屆秘書處名錄
第二屆秘書長(2016~) |
![]() 蘇漢邦(Su, Han-Pang)現職: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長 重要經歷: |
秘書長的話: |
本學會創立迄今,由學術出發,推廣環境與資源相關議題之研究,期待能深植永續台灣的精神,落實於社會,發揚於國際。承蒙各會員的支持與黃理事長的推薦,擔任第二屆祕書長;除了持續第一屆已建立完善的經營基礎及制度外,在第二屆黃理事長的帶領下,更希望能擴大會務與研究領域,推廣學會理念及知名度,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同時,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產、官、學、研朋友能給予我們支持及鼓勵,加入我們的行列,您的指教就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
秘書處成員
職別 | 姓名 | 現職與專長 |
副秘書長 | 林億明 Lin, Yih-Ming |
工作現職:嘉義大學應用經濟系副教授 專長領域:國際貿易、計量經濟、應用個體經濟 相關連結:《按此前往連結》 |
副秘書長 | 劉哲良 Liou, Je-Liang |
工作現職: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專長領域:環境與資源經濟、成本效益分析、經濟影響評估、非市場財貨價值評估 相關連結:《按此前往連結》 |
學會助理 | 楊明叡 Yang, Ming-Jui |
工作現職:台灣綜合研究院 初級助理研究員 聯絡資訊:請前往學會意見信箱 |
《TAERE》
- 詳細內容
- 分類:學會章程與內規
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中華民國102年11 月30日 成立大會會員通過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2日會員大會修正第一條條文
第一條 本會名稱為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Taiw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TAERE)(以下簡稱本會)。
第二條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研究國內外之環境與資源以及其他相關領域之經濟、社會、法政、制度與科技等相關議題,並促進學術交流為宗旨。
第三條 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
第四條 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第五條 本會之任務如下:
一、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學術之推動與研究。
二、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狀況之調查與分析。
三、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資料之蒐集與整理。
四、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制度及政策之設計與建議。
五、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工作之配合與聯繫事宜。
六、接受公私法人及個人委託,辦理環境與資源經濟相關領域問題之調查研究設計及輔導等事項。
第六條 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章程所訂宗旨、任務主要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其目的事業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第二章 會員
第七條 本會會員分下列三種:
一、個人會員:凡年滿二十歲、贊同本會宗旨,經本會會員一人推薦,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個人會員。
二、團體會員:凡機構或團體贊同本會宗旨,經本會會員一人推薦,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團體會員,團體會員推派代表一人,以行使權利。
三、贊助會員:凡機構、團體或個人贊助本會工作,得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為贊助會員。
第八條 會員(會員代表)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每一會員(會員代表)為一權。但贊助會員無上述權利。
第九條 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
第十條 會員(會員代表)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大會決議予以除名。會員未繳納會費者,不得享有會員權利,連續二年未繳納會費者,視為自動退會。會員經出會、退會或停權處分,如欲申請復會或復權時,除有正當理由經理事會審核通過者外者外,應繳清前所積欠之會費。
第十一條 會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為出會:
一、喪失會員資格者。
二、經會員大會決議除名者。
第十二條 會員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本會聲明退會。
第三章 組織及職權
第十三條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會員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代行職權;監事會為監察機構。會員人數超過三百人以上時得分區比例選出會員代表,再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行使會員大會職權。會員代表任期二年,其額數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第十四條 會員大會之職權如下:
一、訂定與變更章程。
二、選舉或罷免理事、監事。
三、議決入會費、常年會費、事業費及會員捐款之數額及方式。
四、議決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五、議決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處分。
六、議決財產之處分。
七、議決團體之解散。
八、議決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其他重大事項。
前項第八款重大事項之範圍由理事會定之。
第十五條 本會置理事二十一人、監事七人,由會員(會員代表)選舉之,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
選舉前項理事、監事時,依記票情形得同時選出候補理事七人、候補監事二人,遇理事、監事出缺時,分別依序遞補之。
本屆理監事會得提出下屆理事、 監事候選人參考名單。理事、監事得採用通訊選舉,但不得連續辦理。通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通過,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第十六條 理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審定會員(會員代表)之資格。
二、選舉及罷免常務理事及理事長。
三、議決理事、常務理事及理事長之辭職。
四、聘免工作人員。
五、擬定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六、其他應執行事項。
第十七條 理事會置常務理事五名,由理事互選之,並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舉一人為理事長。理事長對內綜理督導會務,對外代表本會,並擔任會員大會、理事會主席。理事長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常務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常務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理事長、常務理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第十八條 監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監察理事會工作之執行。
二、審核年度決算。
三、選舉與罷免常務監事。
四、議決監事或常務監事之辭職。
五、其他應監察事項。
第十九條 監事會置常務監事一人,由監事互選之,監察日常會務,並擔任監事會主席。常務監事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監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常務監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第二十條 理事、監事均為無給職,任期二年,連選得連任。理事長連任以一次為限。理事、監事之任期自召開本屆第一次理事會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一條 理事、監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即解任:
一、喪失會員(會員代表)資格者。
二、因故辭職經理事會或監事會決議通過者。
三、被罷免者。
四、受停權處分期間逾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條 本會置秘書長一人,承理事長之命處理本會事務。秘書長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通過後聘免之,並報主管機關核備。本會置副秘書長及其他工作人員若干人,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通過後聘免之,並報主管機關備查。前項工作人員不得由理監事擔任。工作人員權責及分層負責事項由理事會另定之。
第二十三條 本會得設各種委員會、小組或其他內部作業組織,其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
第二十四條 本會得由理事會聘請名譽理事長一人,名譽理事、顧問各若干人,其聘期與當屆理事、監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會議
第二十五條 會員大會分定期會議與臨時會議二種,由理事長召集,召集時除緊急事故之臨時會議外,應於十五日前以書面通知之。定期會議每年召開一次;臨時會議於理事會認為必要,或監事會函請召集或由會員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時召開之。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臨時會員大會由會員十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時召開之。
第二十六條 會員(會員代表)不能親自出席會員大會時,得以書面委託其他會員(會員代表)代理,每一會員(會員代表)以代理一人為限。
第二十七條 會員大會之決議,以會員(會員代表)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之同意行之。但下列事項之決議以出席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之。
一、章程之訂定與變更。
二、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
三、理事、監事之罷免。
四、財產之處分。
五、團體之解散。
六、其他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重大事項。
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章程之變更以出席人數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之書面同意行之;本會之解散以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可決行之。
第二十八條 理事會、監事會至少每六個月各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聯席會議或臨時會議。前項會議召集時除臨時會議外,應於七日前以書面通知,會議之決議,各以理事、監事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條 理事、監事應出席理事、監事會議,理事會、監事會不得委託出席;理事、監事連續二次無故缺席理事會、監事會者,視同辭職。
第五章 經費及會計
第三十條 本會經費來源如下:
一、入會費:個人會員新台幣一千元,但具有學生身分者為新台幣三百元,團體會員新臺幣一萬元。於會員入會時繳納。
二、常年會費:個人會員新台幣一千元,但具有學生身分者為新台幣三百元,團體會員新臺幣一萬元。
三、事業費。
四、會員捐款。
五、委託收益。
六、基金及其孳息。
七、其他收入。
第三十一條 本會會計年度以曆年為準,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三十二條 本會每年於年度開始前二個月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計畫、收支預算表、員工待遇表,提會員大會通過(大會因故未能如期召開者,先提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於年度開始前報主管機關核備。於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報告、收支決算表、現金出納表、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及基金收支表,送監事會審核後,造具審核意見書送還理事會,提會員大會通過,於三月底前報主管機關核備(大會未能如期召開者,先報主管機關)。
第三十三條 本會於解散後,剩餘財產歸屬所在地之自治團體或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團體所有。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未規定事項,悉依有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章程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報經主管機關核備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三十六條 本章程報經內政部一百零二年六月五日台內社字第1020213095號函准予備查。並於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一月三十日成立大會會員通過。